今天,電動車早已不再是一個新興事物了,但長期以來,充電難的問題讓其難以普及。不論你是傳統老牌車企,還是所謂的造車新勢力,這一問題硬生生把大家拉回到了同一起跑線。充電行業的發展正主宰著電動車的命運。
不久前,汽車行業巨頭德國大眾和國內的一家創業公司——上海度普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新的合資公司,共同生產一款電動車充電設備——靈活儲能快充樁。這一舉措再次彰顯了大眾進軍電動汽車市場的決心,而大眾背后的這家創業公司也讓業內頗為好奇。
日前,SG-Auto《汽車經營與服務》有機會走訪上海度普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,與公司創始人康永面對面交流,搶先目睹了這款產品的創新之處。
上海度普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康永
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,將與之相配套的充電基礎設施行業推向浪潮,但事實上,充電樁行業并不怎么賺錢。
目前市面上的公共充電樁可以分為快充和慢充兩種形式。快充和慢充是相對概念,一般快充為大功率直流充電,半小時可以充滿電池80%容量,慢充采用交流充電,充電過程往往需要8-10小時。
快充的效率高,慢充的效率低,但對于充電樁運營商而言,傳統快充樁的建樁成本要遠高于慢充樁,而且快充樁主要集中在白天集中充電,巨大的充電功率將為電網帶來較大的負荷波動。所以從目前的市場分布情況來看,依舊是慢充為主,快充為輔。但慢充則意味著效率低、用戶體驗差。而且受到小區電容影響,國內很多小區,特別是老舊小區,會因為安全問題拒絕安裝充電樁,而充電設施的安裝難度加大,則會直接影響到了車主對于電動汽車的選擇。一項來自電動車百人會的數據顯示,2018年全國公共充電設施利用率不足10%。
對此康永表示,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。電動車的充電時間成本過高,用戶體驗太差,用戶就會流失。而用戶的流失對于充電樁運營企業而言意味著盈利更困難,所以今天大家看到的充電樁行業是一個不賺錢的行業——初始投資大、回報周期長,充電樁運營企業背負巨大成本,不賺錢不說,還將吞噬現金流。而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應該先把電動車充電的時間成本降下來,讓充電設備像使用給汽車加油那樣便利。
康永介紹了這樣一個應用案例,4S店也可以投資靈活儲能快充樁。首先,4S店如果要賣電動汽車的話,靈活儲能快充樁就滿足了他們需要建樁的剛性需求。而靈活儲能快充樁不僅可以給電動汽車充電,其電力存儲功能還可以給4S店應急供電,不僅如此,4S店還可以為附近居民開放汽車充電服務,對于4S店而言這是一個新的贏利點。
或許通過充電行業盤活整個電動車市場,這件事情已經不再那么難。
其實康永及其團隊大多來自于汽車行業,汽車行業基因在這家創業公司身上有深深的烙印,所以他們比傳統充電樁企業更理解汽車,這也是度普新能源能獲得大眾青睞的重要原因。
例如,市面上的充電樁大多只能滿足“工業級”的標準,而靈活儲能快充樁的產品設計嚴格遵循了“車規級”標準,同時滿足國內CQC質量及型式認證、歐洲CE認證,這意味著靈活儲能快充樁在產品質量和產品安全上有著更高的保障。按照工業標準設計的傳統直充樁往往還有噪音過大、電磁輻射較高的問題,靈活儲能快充樁液冷版整機噪音小于55dB(A),電磁輻射達到CLASS B標準,對于社區、樓宇等使用場景都更加友好。傳統直流樁往往還面臨著充電電壓不兼容多檔位的問題,這意味著可充電的車型會有所限制,車輛適配性差,靈活儲能快充樁可滿足200V~1000V的寬范圍電壓平臺,滿足市面上絕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需求。
度普新能源聯合創始人
埃諾威(蘇州)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 譚木
通過連線遠在德國的度普新能源聯合創始人譚木先生得知,度普新能源與大眾的合資公司名為埃諾威(蘇州)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,位于蘇州市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,注冊資本3億人民幣,雙方出資比例各占50%,譚木先生將代表度普新能源出任合資公司CEO,并將于2020年下半年正式啟動靈活儲能快充樁的量產工作,未來產能可以達到10000臺/年。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,江浙滬地區就能率先看到這款科技感十足的產品了。康永介紹道,首批產品會投放在“天生有流量”的地區,要充分展示產品在充電時間和空間上的便利性。而在后續的產品推廣階段,度普新能源還會出臺金融服務等商務政策,進一步幫助運營企業降低投資門檻。
我們知道,電動汽車及充電行業的潛力遠不止于此,因為充電樁還是充電網、車聯網和互聯網的優良入口,可以對電動汽車電池及其管理系統進行即時檢測,積累車輛數據、行駛數據、充電行為數據、環境數據,從而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數據增值服務,但這一切的前提,是你的規模與量要先起來。而度普新能源與大眾的靈活儲能快充樁步入量產階段,或許將給整個電動車行業乃至商業模式的創新,帶來更多的可能性。最終是讓終端電動車主真正感受到“0時間成本充電” 的美好體驗。